突出特色、全面规划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学科专业为主体,经济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学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沈愉在采访中指出了该校“十一五”期间的总体目标。
沈愉介绍,“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建设好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和应用化学,加强建设会计学,民商法学等4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努力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成为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积极培养符合今后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具有前瞻性的新的学科专业方向并重点支持一些社会急需、对学科发展起关键作用、发展潜力较大的研究方向,带动所属二级学科向新的学科方向发展,力争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学校增设了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等五个新专业,新增加了数字管理、数字娱乐和数字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
沈愉还谈到,在研究生教育上,要争取新增15个硕士点,使硕士点总数达到45个左右,并将这些新增硕士点建立在一级学科的层次上。还要抓住2007年和2009年申报博士点的机遇,全力作好申报博士点学科的基础建设工作,最终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学科为主,多学科互相支撑的合理局面。
深化教改、重视实践 提升教学质量
沈愉表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首先要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全面策划,力争新建成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颇具特色的专业群、8个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优势或特色的品牌专业,使本科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学科建设带动下得到提升。
具体到教学中,沈愉介绍,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适度应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课件水平和使用效果。对部分高新技术及热门专业,要实施双语教学。另外,学校要坚持因材施教,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优才培养工程”,组建优才实验班,按照跨学科通识培养的原则,学科合理地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陪养。
在学生培养制度上,要逐步实行弹性学制和积极推行学分制。到2010年建立起能够满足学生学习自主选择和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的弹性学分管理制度。还要重视教材建设,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优秀教材,并加大对优秀教材编写的支持力度。
沈愉指出,“十一五”期间学校将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良乡校区的文科实践中心、理工科实践中心和数字艺术制作中心等,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同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合作,促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供保证。建立材料、法学、新闻等12类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已建立81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除了修订和规范研究生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及课程群之外,还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依托项目、通过研究工作来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学校将与科研单位、经营生产企业联合,探索产学研的新模式。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多种形式联合培养研究生,争取办好专业学位点。
优化结构、人才强教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沈愉指出,学校要通过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对建设高水平院校起到推动作用。他说,到2010年,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专业结构在整体上要有进一步提高,在加大现有教师培养力度的同时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除了建立学科带头人校内外公开招聘制度,来引进此类高端人才之外,还要重点引进国内重点院校优秀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及国外优秀留学归国学者。到2006年底,40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已达85%,预计到“十一五”末,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将达45%。
同时,学校还将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帧�湍芰Γ�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对专业课教师的实际工程锻炼和专业实操能力的培训。实施优秀人才资助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还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重视教学改革的立项和培养工作,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吸引到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上来。
加强建设、完善条件 提高科技开发及服务能力
沈愉指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工商大学的校园建设将继续服从于首都高等教育总体布局规划和学校总体发展的需要,在校区规划建设中注入北京工商大学自身的文化气息与特征,形成北京工商大学典雅、庄重、和谐、现代的建筑风格,统筹协调各校区间的功能分工与定位,突出重点,加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沈愉指出,“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基本建设具体要完成“十五”期间良乡校区一期工程遗留项目和二期工程建设以及阜成路校区的布局调整和改造。
沈愉介绍,北京工商大学有良乡和阜成路两个主要校区,占地1500多亩。良乡校区主要为本科生培养服务;阜成路校区主要为研究生培养服务,同时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十一五”期间,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使各校区设施先进,条件完善,环境优美,功能协调,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除了完成校园建设,还要在经营筹措和加强校园安全稳定方面加大力度,保障学校顺利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沈愉指出,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首都和全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的服务面向定位,学校各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将与首都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
(科学时报: 5月15日 B3叠)